五分钟学会弱视诊断
本文转自:眼科王超军
本文适合眼科医生、视光师、验光员及儿童保健人员阅读。
弱视是常见的儿童眼病,治疗效果与年龄密切相关,及时准确的诊断十分必要。但近几年由于对弱视的“过分”重视,有诊断扩大化趋势,导致医疗资源的浪费。以下是笔者对弱视诊断的理解,与大家分享。
第8版《眼科学》教科书弱视的定义:视觉发育期内由于异常视觉经验引起的单眼或双眼最佳矫正视力下降,眼部检查无器质性病变。
其中的关键词是:视觉发育期、异常视觉经验、矫正视力、无器质性病变
从定义看,弱视的诊断并不复杂:
Ⅰ. 发生在视觉发育期内;
Ⅱ. 存在异常视觉经验;
Ⅲ. 矫正视力低于正常同龄儿;
Ⅳ. 眼部无器质性病变。
上述条件全部符合,弱视诊断成立,否则,不宜草率诊断为弱视。
以下是对诊断条件的详细解释
条件Ⅰ:发生在视觉发育期内
视觉发育敏感期为0-12岁,在此期间的各种异常视觉经验可导致弱视的发生。而12岁以后视觉发育“成熟”,新发生的异常视觉经验不会引起弱视。
如既往视力好(患者明确主诉或病历记载),新近发生的视力低下不应诊断弱视。
条件Ⅱ:异常视觉经验(危险因素)
异常视觉经验是指弱视发生的的病因:
1. 单眼斜视
注视眼对斜视眼的压抑作用,导致弱视的发生。交替性斜视因双眼获得视觉信息的机会均等,不会引起弱视。
2. 屈光参差
屈光参差导致两眼黄斑形成的物像清晰度不等,屈光度较大的一眼存在形觉剥夺,导致弱视发生。远视性屈光参差容易导致弱视,近视性屈光参差一般不引起弱视。
3 .高度屈光不正
1)中度、高度远视:显性远视+3D以上可以导致弱视。
2)超高度近视:-10D以上的超高度近视可以导致弱视的发生。中低度近视眼由于可以接受近距离的视觉信息,一般不会发生弱视。
3)散光:2D以上的散光可以导致弱视,以远视性散光较为常见。
危险程度大致为:高度远视>远视散光>中度远视>高度近视,且与屈光度数成正相关。
4. 形觉剥夺
多发生在屈光间质混浊(如先天性白内障、角膜混浊)、上睑下垂等情况。由于形觉刺激不足,剥夺了黄斑形成清晰物像的机会而形成弱视。
条件Ⅲ:矫正视力低于正常同龄儿
诊断弱视的矫正视力标准并非固定值0.8,需结合儿童的年龄,充分考虑到低龄儿童视力未充分发育或发育迟缓等情况的存在,并需重视双眼视力的对称性。
低龄儿童视力参考值下限
条件Ⅳ:眼部无器质性病变
应该理解为眼球与视路无明显器质性病变,瞳孔对光反应也应考虑在内。
屈光介质及眼底是弱视诊断的必查项目,相对简单;但颅内是否有病变,常需视觉电生理、视野及影像学检查予以明确。一般来讲,对于符合条件Ⅰ-Ⅲ且眼球检查未见异常的,弱视诊断明确,无需进一步查头颅CT等。
总结如下
1.Ⅰ-Ⅳ条件全部符合的,诊断为弱视。
2.异常视觉经验是弱视诊断必不可少的条件,对于没有异常视觉经验的视力低下者,不应该草率地诊断为弱视。
3.屈光参差与高度屈光不正是常见的异常视觉经验,其类型和度数能判断弱视的严重程度与预后。
作者:浙江省台州市立医院 王超军
更多新闻请点击:http://www.yanke360.com/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