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赵明威教授
2015年1月2日,JAMA Ophthalmology刊载了我们的光动力疗法(PDT)治疗中浆多中心临床研究结果,作为该研究的负责人,我的心情百感交集…… 这个研究从萌生想法,构思,设计,开题,执行,收集结果,揭盲,文章发表,整整历时十年。我用十年的时间完成了一个中国自己的多中心临床研究,其中有很多不为人知的艰辛,挫折,但是更多的是骄傲与欣慰。
在此愿与大家一起回顾这十年来走过的路,记录我们走过的点点滴滴,更为了感谢一路相伴的朋友,也希望能给年轻医生一些鼓励与启发。
2006年,缘起PDT
故事的开始发生在2006年,全球华人大会上,当时诺华公司正在准备PDT在治疗老年黄斑变性(AMD)以外扩展适应症的探索,邀请我在大会上演讲,由此,我关注到中浆。当时,中浆被大家理所当然的认为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不用治疗,但是临床上确实相当一部分患者在反复发作后,视功能受到了损害,由于患者多为青壮年,对生活和工作的影响很大。我在想,中浆真的不需要治疗吗?PDT真的能对中浆治疗带来突破吗?
大会期间,诺华公司眼科事业部的刘滨总监特准我入住五洲大酒店准备幻灯,在闭关的三天时间里,我研究了很多文献,终于弄明白了PDT治疗中浆的机理及潜在的发展前景。为慎重起见,在会议发言的前一天晚上,还专门找了陈有信教授研讨幻灯,在他的鼓励下,终于在大会的最后一天做了专题演讲,虽然最后一天观众已经不多,但是经过这几天的深入思考,一个关于采用PDT治疗中浆的想法已经在我的脑中初步成型了。
会议归来,临床工作中,我开始潜心研究利用PDT治疗中浆患者。最开始采用PDT治疗AMD的治疗剂量,发现虽然治疗有效,但治疗后眼底缺血反应很重,于是我在想能否探索PDT治疗中浆所需要的光敏剂剂量?这个想法一方面是为了减轻治疗后眼底缺血反应,另一方面也想为患者降低治疗成本。在黎晓新主任的支持下,我开始尝试将光敏剂剂量下调:最初从70%的剂量开始,结果很遗憾,第一个病例治疗后一个半月后发生了黄斑区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的并发症,幸好及时采用了抗VEGF治疗,患者最终痊愈。经此病例证实,用PDT方法治疗中浆并不安全。我开始进一步将维速达尔的剂量从60%,一直降低到10%,在若干剂量的尝试中发现30%似乎是最低安全有效剂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扩大样本量,仍然得到了很好的结果,我将这个结果投到了国际著名眼科杂志RETINA上,很幸运文章发表了。我最初的假设得到了认可与肯定,很让人兴奋。
由于我在临床上治疗中浆的观念也逐渐受到了国内同行的关注,“赵中浆”的名字也渐渐在眼科圈子中叫响。有很多同行会把中浆的患者转到我的门诊,让我积累了更多的经验,也在实践中完善着自己的假设。而此时来自香港学者的报道采用50%光敏剂剂量取得了较好疗效,但缺少剂量梯度研究。一个大胆的想法出现在我的脑中,能否做一个多中心临床研究,用我们中国自己的数据和经验,确实探讨一下,到底什么剂量治疗最好?
联手起航,砥砺前行
2010年,就在我思考用随机双盲多中心对照的方法进一步研究的时候,北京市科委首次设立首都临床特色科研基金项目,我以此课题申报得到此项基金资助。我立即邀请了同仁医院张风教授,协和医院陈有信教授,北京医院戴虹教授作为分中心负责人参加此项研究,2011年1月,酝酿了5年,筹备了近1年的多中心研究正式启动。
历时1年的病例收集得到了这三位顶级眼底专家和他们团队的大力支持,在此深深地表示感谢。临床研究不同于实验室工作,所有的数据收集,整理,随访,资料的记录都是由我们临床医生自己完成的。而在我们四个临床中心,平时的临床工作就极为繁忙,几乎所有的资料,包括病例,随访表,患者信息都是大家顶住繁忙的临床工作甚至是加班完成的。
2012年5月,课题顺利进行中期评估,2012年底全部入组患者1年随访顺利完成,12月数据读片。我们邀请了来自北京同仁医院的李毅斌教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的刘瑜玲教授,北大医院的杨柳教授共同为我们的研究结果把关。由于病例数量大,患者资料繁杂,读片工作一直持续到深夜,而几位专家表现出高度的专注与敬业,认真反复核准每个图像,保证了研究的准确性,在此我们也向参与读片的三位专家表示我们深深的谢意。
感谢北京大学医学部卫生统计学系的康晓平教授和他的学生董冲亚老师,他们在课题设计、数据管理、研究过程监察、揭盲前数据评估、统计分析直至文章的撰写与修改中付出大量的心血,每每想起,都令人感动不已。
数据整理结束,研究揭盲。初步统计结果证明,50%剂量组获得约95%的治疗成功率,而30%组仅获得约75%的成功率,但对比中浆自然病程约57%的自愈率,考虑到治疗成本,30%剂量组仍有其实用价值。虽然没能证明30%剂量更好,但却用更科学的数据解读了50%剂量的优越。
历时两年的临床研究,终于给了我们一个满意的结果,课题之所以能顺利完成,是因为得到了其他三个中心的三位专家和团队的鼎力支持,还有参与读片的专家的有力护航,这两年也有很多同行,朋友在为我们推荐患者,收集病例,这些都是对我们无声的支持。这一研究结果凝聚我们所有同行朋友的支持,在此我的感激无法用言语表达。
十年一剑,为中国自己的临床科研添砖加瓦
2015年1月文章正式被JAMA Ophthalmology发表,这个由中国医生设计,用中国患者的数据完成的多中心临床研究,真正属于中国,终于得到了国际权威杂志的认可。
该研究从萌发假设,到多中心研究完成,整整历时十年。十年时间犹如白驹过隙,匆匆而过,我的两鬓也渐渐开始有了白发,而这十年我始终没有变的就是专注于要设计完成这个属于中国的临床研究。在此刻我的心中充满了欣慰,但更多的是对同行,对一路支持我走过的朋友,深深的、深深的感激。
一直以来,中国的医生都受困于临床科研的诸多困难,虽然这与中国医疗的构架有关,但是相对国外我们也有自己的优势,我们有大量的患者资料,有大量不同于国外的情况。大规模多中心临床研究在很长时间似乎都是被国外的大公司,大的临床中心所垄断。这次中浆研究的设计,执行,到最终文章发表,对年轻眼科医生们应该是一个很好的借鉴,如果我们能用好自己手中的资源,认真观察发现临床中遇到的问题,大胆设想,小心求证,坚持探索,就一定会有更多更有分量的临床研究展现在世界的面前。
十年一剑!我用十年的时间,在朋友们的大力支持下,为眼科临床研究的探索抛砖引玉,为广大中浆患者提供希望,感觉很幸运,也很感恩。今天我和大家分享这十年走过的点点滴滴,希望为更多的年轻医生所借鉴参考,用心对待临床每一天,用智慧,用努力,建设我们中国特色的临床科研体系。
附:填词一首
西江月 “中浆”
极目远眺昏暗
白骨精英不安
视直若曲心烦乱
问药求医祈盼
荧光渗漏点点
脉络扩张斑斑
光动疗法神通显
美妙视觉再现
2015年1月 北京
来源:惟视眼科
更多新闻请点击:http://www.yanke360.com/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