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副院长、眼科及视光科主任、广西自治区人大代表——李敏,代表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习大大戴上绣球,和李总理亲切握手。
李敏副院长为习大大戴绣球
李敏与李克强总理亲切握手
李 敏(副院长)简介:
李 敏,副院长,主任医师, 享受国家特殊津贴,硕士研究生导师、MPH硕士,留学德国。任广西眼科中心主任、眼科主任(兼)、视光科主任、广西视光中心主任(兼),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白内障手术复明指导中心主任,中华眼科医师协会常委,、广西眼科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华眼科杂志》杂志编委、《中国实用眼科杂志》杂志通讯编委,《广西医学》和《微创医学》杂志编委。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在广西率先开展玻璃体视网膜外科手术新技术,并一直保持领先水平。主要擅长白内障、玻璃体视网膜眼底病及葡萄膜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主持科研课题获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和广西医药卫生适宜技术推广二等奖1项,发表专业论文50多篇。
洒播光明的使者
──记自治区人民医院眼科主任、主任医师李敏
提起年轻的眼科主任李敏,同事们赞她是位名副其实的学科带头人;病友赞她是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的“光明使者”。李敏从医22年来,经过坚持刻苦不懈的努力,她已成为一名出色的眼科专家,自1999年至今,连续当选广西眼科学会主任委员,先后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和全区“三八红旗手”、国务院特殊津贴奖、广西十大女杰、广西十百千人才工程人选等荣誉称号。2003年,荣幸地受到江泽民和胡锦涛总书记的亲切接见。
李敏1983年以优异成绩从中山医科大学毕业分配到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工作至今,一直至力于眼科临床工作。她在工作中,看到许多患视网膜脱离眼病的病人因受当时广西医疗条件的限制,无法得到有效的手术治疗,而造成失明致残,感到非常痛心。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是高度致盲性疾病,药物治疗没有效果,只有手术才能有效地保住患者仅存的视力,并防止患眼眼球萎缩,提高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而该病的手术是眼科所有手术中难度最大、技术要求最高、手术风险最大的手术。1995年以前,广西尚无法实施这项技术,此类病人有经济能力的都是到区外大医院求治,否则,病人最终变盲变残,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了很重的负担。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李敏于1994年被举荐到德国LUEBUCK医科大学眼科研修玻璃体视网膜外科技术,1997年又到香港中文大学医院眼科与视光学科研修,为诊疗眼科疾病奠定了扎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她1995年从德国留学回院后,在广西率先开展了玻璃体视网膜外科,施行双目间接眼底镜直视下视网膜脱离手术、玻璃体切割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外伤性视网膜脱离、各种原因引起的玻璃体出血,氩离子激光治疗视网膜裂孔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等一系列新技术,填补了广西空白,使众多的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病变的病人在广西不可治变为可治,不出广西也能得到有效的治疗。1998年,李敏从香港研修回院后,又开展了非膨胀浓度的膨胀气体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以及非冷凝扣带和国产氟丙炳玻璃体内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等10多项新技术,提高了手术疗效,减少了手术并发症,再次填补了广西空白,并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成功地使1200多名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病人避免了因病变盲变残的痛苦。几年来,她主持“冷凝玻璃体腔注气治疗上方周边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研究” 等4项科研和组织参与的4项科研共8项课题,先后都获得了自治区科技进步二、三等和区卫生厅科技成果奖,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其中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10多篇,获广西自然科学和南宁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11篇,取得令人敬佩和引以自豪的成绩。
李敏的精湛医术、高尚医德已远播国内外。1999年,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眼科主席林顺潮教授曾亲临南宁,诚挚邀请李敏到李嘉诚先进投资的汕头大学医学院眼科中心工作,年薪15万元人民币,李敏不为所动,仍然毅然留下为广西人民的光明事业耕耘、奉献。
更多新闻请点击:http://www.yanke360.com/new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