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31届亚太眼科学会年会
(APAO2016)于台北隆重召开,
大会上日本筑波大学医学医疗系
的Tetsuro Oshika(大鹿哲郎)
教授在《国际眼科时讯》的专访
中解读了日本目前在人工晶状体
(IOL)植入的选择、白内障手术
指征近三十年内的变化以及术式
改进方面的内容,《国际眼科时
讯》现将相关内容整理呈现给国
内广大眼科医师,以供大家学习
交流。
IOL植入的选择
近期,Oshika教授团队发表了三
篇关于日本地区先天性白内障和
发育性白内障的文献,其研究发
现越来越多的眼科医师正在为先
天性白内障患者行IOL植入术,
部分原因为现阶段日本政府已经
撤销了先天性白内障患者IOL使
用的禁忌。此外,很多日本医师
认为白内障是IOL植入的良好适
应证,但如果患者在白内障之外
还具有其他可能影响手术结果的
全身或眼部并发症,术后很难获
得良好视力,该情况下可能不会
植入IOL,他们可能更适合配戴
框架眼镜或接触镜,具体取决于
患者自身的情况。
白内障手术指征的变化
日本白内障手术的指征在30年内
发生了巨大变化,30年前该类手
术的指征受到严格限制,例如视
力≤20/200;15年前手术指征变
为视力20/30,这是日本考取驾
照的视力限制条件;而现在已经
没有了视力标准规定,目前患者
视力、眩光或屈光变化对其日常
生活带来的影响成为了白内障手
术的指征。因此手术指征的越来
越宽,手术效果也越来越好。在
指征变化的背后有很多原因,其
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手术方式向
小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和
可折叠IOL的转变。
白内障术式的改进
关于白内障手术对角膜内皮细胞
的影响,由于手术器械、手术技
术和手术材料的改进,如眼科手
术黏弹剂(ophthalmic viscosurgi
cal device,OVD)等的广泛应用,
现代白内障手术对角膜内皮细胞
的损伤逐渐降低。
白内障手术方面,简洁完美的连
续环形撕囊(CCC),劈核碎核
以及对白内障超声乳化仪器中的
液流的理解或许可以成为目前该
方面的最新进展。此外,激光辅
助的白内障手术为手术医师提高
患者手术效果和安全性提供了新
选择。因为该术式利用飞秒激光
完成了完美的连续环形撕囊(C
CC),其第二个优点是乳化过程
和碎核的过程中减少了超乳能量,
从而提高了安全性。当然激光的
费用是非常高的,患者需要自行
负担,此外,飞秒激光设备较大,
所以就需要很大的空间来进行白
内障手术。
本文转自:《国际眼科时讯》
更多新闻请点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