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眼界特约授权中国眼科网
信息平台发布
本文作者:林順潮醫生,梁曉瑩
博士
眼科科普教育 (Eye Care for the Public)
用手机不当可导致短暂失明 —
五大护眼守则
概要
现时科技日新月异,「手机」和
「计算机」被巧妙地整合成「智
能手机」,为世界带来一场革新,
受到全球范围热烈追捧。智能手
机自 2007 年开始流行,各种机
型更新迭次,现今基本人手一部
智能手机,大街上、地铁里、餐
厅内随处可见大家机不离手的使
用智能手机。智能手机确实为现
代人生活带来不少便利,让我们
足不出户就能藉助一个小小手机
了解天下事,享受各种乐趣,但
福祸相依,过度使用智能手机也
引发不少问题,由此引发的各种
问题现已初露端倪,近年亦逐渐
成为社会公共卫生的关注热点。
过度使用手机引发的问题中,眼
部问题尤其突出。眼睛作为主要
接收信息的器官,每天长时间盯
着手机屏幕,因此而致的眼睛伤
害越来越凸显,成为不容忽视的
问题。
一、 不当使用手机可致眼疾
在 2014 年进行的一次针对学生
及普通民众的调查显示,近半受
访者平均每天盯着屏幕的时间超
过 6 小时,他们中有 67%在长
时间使用手机后出现眼部不适。
大部分人表示在没手机的情况下,
会变得焦虑不安,七成受访者无
法忍受一天没有手机。而另一项
面向中小学生的调查数据显示,
51.7%的学生拥有手机,而且手
机使用者年龄趋于低龄化。不少
学龄前儿童是手机频繁使用者。
一项国外调查发现,25 岁以下人
群中有 43%的人如果不能随时在
他们希望的时间查看手机,就会
怒火中烧,或是变得抓狂。调查
同时发现,25 岁以下人群有 55%
的人在使智能手机和计算机中最
大的问题,就是看屏幕导致他们
的眼部出现不适,例如干眼症和
视疲劳等。更有甚者,在不当使
用手机后出现短暂性失明,近年
不乏相关报道。其中《新英格兰
医学杂志》在 2016 年报道了两
例因使用智能手机而导致短暂性
失明的病例。文中两位患者(一
位 22 岁女性和一位 40 岁女性)
在黑暗的房间内侧卧浏览智能手
机,其中一个眼睛出现复发性短
暂失明。眼睛作为接收信息的主
要器官,长期暴露在智能手机的
屏幕前,过度使用智能手机引致
的眼部问题,已不容忽视。
二、 致疾成因探讨,呼吁引起重视
因过度使用手机引起的问题包括:
1. 视疲劳, 2. 干眼症, 3. 引发
青少年近视出现和加深。4.可致
短暂性失明,除之前提到的报道
外,2017 年最新在国际著名杂志
《神经病学》中也有新的病例。
智能手机的屏幕更小、浏览距离
更近、屏幕图文对比图相对印刷
件较低,而且手机屏幕光线强,
由手机发射的光线未经充分散射
就直接进入眼睛,如果直视手机
时间过长,强光将可能引发眼睛
疲劳。出现包括一些眼睛局部和
全身的不适,如眼周痛感或酸胀
感,眼睛干涩、视力模糊、眼皮
沉重,严重者甚至可能出现眼红、
眼睛灼热感、流泪水、怕光、头
痛、颈痛,重影等。而长时间过
度用眼、长期近距离学习、阅读
姿势不良、手机屏幕亮度不合适、
周围环境光线太暗或太亮等都是
可能引起视疲劳的原因。使用手
机还需注意周围环境的光暗,室
外使用手机时,手机本身光源需
要强些,到室内/较暗环境时,
手机光源便需要稍作调整,避免
过强光线直接进入眼睛,避免发
生潜在的黄斑损伤。
此外,目前计算机、电视、手机
等众多电子产品的屏幕多属 LED
照明。而LED在使用时光源时理
论上会产生较多蓝光,若长期及
过量使用可能引起眼睛损伤,有
见及此,LED 光源所产生的有害
光线是否对于眼健康影响目前正
备受关注。虽然有关 LED 光源
伤眼的争议,目前仍难以做出定
论,但应该引起关注,同时应作
出密切的监测,使用者不需过分
担心,亦不应对此轻视。
不少人长期聚精会神使用手机,
以致眨眼次数减少甚至忘记眨眼,
令眼睛表面长期得不到泪水的滋
润,导致干眼问题,干眼严重时
还可出现角膜表皮破损,引起视
物模糊、眼痛、眼红、流泪、怕
光等症状。现时青少年使用手机
越来越多,由此也引出相关的近
视发生或者近视加深问题。青少
年眼球正处于发育时期,相对阅
读距离较成人更短(幼儿手臂短
)若在此时期长期近距离浏览手
机,可使得眼睛的发育出现问题,
发生近视或者使得原有的近视加
深。另外,过近距离可增加光缐
对黄斑产生损伤。
因此年龄低于 3 岁的儿童,不建
议使用手机。因为低龄儿童正处
于眼球发育关键期,若过多使用
手机,日后发展为高度近视(即
近视度数超过六百度),则会影
响眼球结构,增加患上致盲性并
发症的机会。有调查估计现时中
国的近视患者已经占人口总数超
过 50%,当中超过 5%是高度近
视患者。更让人担忧的是,高度
近视患者,包括青少年高度近视
患者数量还在持续增加,预计到
2050 年,高度近视将超过 10%。
近视人数增加及趋于低龄化,加
重近视防治压力,需要得到更多
社会关注及投入。
三、 谨记护眼常识,善用智能
手机
虽然过度使用智能手机会导致眼
部问题,但我们亦不必畏之如洪
水猛兽。科技始于人性,只要善
加利用智能手机,减低其可能带
来的伤害,日常生活中大家应掌
握护眼常识,并加以实践,智能
手机便能发挥其应有角色,大家
便能尽享科技带来的乐趣。
使用手机时五大护眼守则
(1) 眼睛与手机距离最少 40 厘米
浏览手机距离越近,对眼睛负荷
越大,越容易引起视疲劳;强光
进入眼睛产生黄斑伤害机会也越
大。眼睛应与手机保持最少 40
厘米。
(2) 不要在黑暗中看手机
在黑暗中侧卧看手机可引起短暂
失明。另外,在黑暗中,眼睛瞳
孔放大,增加光线进入眼睛和对
黄班损害的机会。
(3) 手机屏幕亮度调到最低
手机屏幕亮度越高,对黄班损害
的机会越大。所以,把手机屏幕
亮度尽量调低,但仍然保持看得
清楚和舒适为最隹。另外,从室
外走进室内时,记紧要调整手机
屏幕光源强度。
(4) 给眼睛看远处定期小休
定期小休,看远处比闭目养神好!
近距离用眼持续 10 分钟,应让
眼睛望 3 米或以外的远景 10 秒
钟;每近距离用眼 1 小时,让眼
睛最小休息 1 分钟。减少因长时
间使用手机引至的视疲劳;非必
要时,也尽量不用手机。
(5) 多眨眼睛,减少干眼情况
定神用眼看手机,眼睛睁得较大,
涙水挥犮较多,容易导致干眼情
况,注意多眨眼睛,可保持眼睛
湿润。若患上干眼症,需要及时
治疗,以缓解症状。现代人生活
紧张,工作繁重,近年视疲劳、
干眼症的发生率一直居高不下,
甚至出现低龄化的趋势。虽然视
疲劳多不致严重影响视力,但若
不注意,会令眼睛十分不适,甚
至可能导致青少年近视发生或度
数加深,有些时候视疲劳也是一
些眼疾的表现,因此这一问题亦
是不容忽视。而这个问题的治疗
并不复杂,只要平时注意正确护
眼,视疲劳及干眼的症状多可“
不药而愈”。
智能手机在提高经济收益、收集
公共数据、实现全球化等多个方
面带来益处,作为高科技发展的
新媒介,手机是现代社会生活和
工作的有利补充。然而,社会在
面对每一项开创性技术带来进步
同时也需要有准备面对随之而来
的种种社会问题,智能手机也不
例外。人类创造的手机新文化和
新科技渐渐暴露出问题和缺陷,
甚至对人们形成约束。所幸我们
已经发现并认识到这些问题,也
针对这些智能手机带来的问题有
了解决的初步方案。
相信国家乃至全球在对问题和缺
陷不断修正改进的过程中,将推
进人类优秀文化不断向前的发展。
总体而言,预防胜于治疗。手机
使用者应充分了解智能手机对眼
睛所存在的损害风险以及护眼知
识的普及对预防智能手机对眼睛
的损害至关重要。透过学校及公
众科普教育和宣传,做到预防胜
于治疗,减少不当手机使用,做
成眼睛损害。
说明:APJO 拥有本页的版权。
未经许可,严禁转载作商业用途。
本页或会载有由第三者提供的资
料或连接至外界网站。這不构成
APJO 與第三者的任何合作或联
系。本页所提供的资料只供参考。
APJO 可能會随时修改本页的内
容。因使用、误用或依据此页的
资讯而导致的损失或破坏,APJO
概不承担任何法律、义务或责任。
更多新闻请点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