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来自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的姚玉峰教授在角膜病的研究和临床诊治领域造诣深厚。他创立的深板层角膜移植术,被国际同行称之为Yao’s法技术,被编入美国角膜病专科医师培训用教科书之中,拥有两项发明专利,该技术已被相关的国际眼科专家学习效仿并得到推广。他本人分别多次受邀在美国、日本等重要国家作特别邀请讲演。为了达到更完美的术后效果,姚玉峰教授在姚氏法深板层角膜移植的基础上进行技术的再更新,并形象的称之为PAVED深板层角膜移植。作为本届APAO参会专家,姚玉峰教授接受了《国际眼科时讯》的采访。
首先姚教授简单介绍了PAVED的由来,十分巧合的是“PAVED”本身既有铺平、铺切面的字面之意,同时亦为“Pocketing Air-Visco Expanding Detachment“的首字母简写。姚教授分享道,深板层角膜移植两个关键:(1)尽可能的剥离干净基质但暴露并完整保留后弹力膜;(2)尽可能低的后弹力膜的破损发生率。而PAVED深板层角膜移植可以很好地做到上述两点:相较于之前的技术都是用类似于板层刀、注射针头等硬性器械来暴露后弹力膜,而PAVED深板层角膜移植术是利用姚氏钩做0.2mm初始口袋,从制作的口袋(Pocketing)注入空气跟粘弹剂(Air-Visco)使基质层与后弹力膜之间分离形成软暴露(Expanding Detachment),使角膜基质与后弹力膜之间形成稳定的空间让插入的剪刀透不接触后弹力膜,从而在完整剪除整层角膜基质时始终不损伤后弹力膜。目前国际上深板层角膜移植后弹力膜的穿孔率平均10%,最高者可达30%,而PAVED发生后弹力膜微穿孔的几率只有1%以下,目前没有发生1例大的后弹力膜穿孔。
PAVED深板层角膜移植作为重要的技术进步与大会亮点,本届会议手册为其做了专门的突出报道(这在国际会议中比较少见),并受到本届分会场主席Richard教授的大力赞扬,同时受到参会专家的关注与高度评价。姚教授也针对现场提问对PAVED手术操作要点、手术器械等进行了现场解答。
采访最后,姚玉峰教授讲到,关于PAVED深板层角膜移植技术,论文已经在撰写之中,待完整论文发表后,更多的内容会在论文中详细解释和阐述。关于PAVED深板层角膜移植术,姚教授本人有过3次公开的大会报道: 2015年2月份在东京WOC会议首次被提及,2015年10月份日本临床眼科学会姚教授有过相关报道,2016年2月份日本角膜病协会作为重要技术作为特邀出席并做大会报道。
深板层角膜移植适合于角膜基质异常及/或混浊但内皮健康者, 其恢复角膜透明性的效果与穿透性角膜移植相当。这一手术的最大优点是能避免术后排斥反应、无须内皮健康的供体。经过多年的改进,手术技术已有明显进步,但仍存在操作难度较大、费时、受体基质去除不彻底、术中后弹力膜穿孔等缺点。姚教授在原有姚氏法深板层角膜移植的基础上进行技术更新创造的PAVED深板层角膜移植术是角膜病患者的一大福音。
(来源:《国际眼科时讯》编辑部)
更多新闻请点击:http://www.yanke360.com/new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