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2018华厦眼科医院集团
2018华厦眼科医院集团眼表及角膜学组发展院士高峰论坛摘要分享----------------2017-01-08 发布时间:2018-01-08 来源: 作者:




本文由华厦眼科医院集团特约授权中国眼科网信息平台发布


1月4日下午,2018华厦眼科医院集团眼表及角膜学组发展院士高峰论坛在厦门瑞颐酒店隆重举行。



中国眼科界工程院院士谢立信院士,亚洲干眼协会主席、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角膜病学组副组长刘祖国教授,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角膜病学组委员、重庆华厦眼科医院院长谢汉平教授,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角膜病学组委员、华厦眼科医院集团副总院长王骞教授,中华眼科学会及中国医师学会免疫学组委员、华厦眼科医院集团眼表及角膜病学组组长、厦门眼科中心业务副院长吴护平教授,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角膜病学组委员、厦门大学眼科研究所李炜教授参会。

 

谢汉平教授主持高峰论坛


新年伊始,院士、专家们齐聚一堂,由谢汉平教授主持,通过专题演讲、自由讨论等形式深入而全面的探讨了国内外角膜病的最新研究成果、发展机遇,合力谋划华厦眼科医院集团眼表及角膜学组的发展。


1、 谢立信院士带来了《眼表及角膜最新研究成果及动态》的主题演讲



谢院士的演讲聚焦了组织工程角膜、糖尿病性角膜病变、圆锥角膜治疗、激光治疗角膜病等四大临床问题。既阐述了国内外的最新研究,也介绍了自己团队在这些方面的研究成果以及自己对于相关问题的思考。


(1)组织工程角膜

谢院士指出目前组织工程角膜研究以及体外培养角膜缘上皮干细胞临床应用难以产业化的问题,以及我国在生物工程角膜方面的优势。


(2)糖尿病性角膜病变

中国是全球糖尿病患者最多的国家,成年糖尿病总体流行程度约11.6%,患者数量1.139亿。近年来的研究证明,糖尿病可以累及眼球的任何组织。研究表明病程超过4年有21%的患者会发生明显的糖尿病神经病变。近年来,谢院士及其团队针对糖尿病角膜病变的主要致病靶点比如:神经肽Substance P、睫状神经生长因子(CNTF)等进行了临床干预实验,发表了多篇相关文章。


(3)圆锥角膜治疗

谢院士指出现在圆锥角膜治疗存在的两大问题:一是缺乏不同治疗方法适应症的共识,二是角膜病医生的参与度不够。


(4)激光治疗角膜病

激光不能只局限于屈光手术,还应应用于角膜病的治疗。微创是未来的方向,怎么往前走,最好是有视光医生提些建议。



2、刘祖国教授带来了《干眼的发展机遇与方向》的主题演讲



刘祖国教授指出,干眼患者在眼科门诊中的比例远高于其他眼病,并且在逐年提升。轻度干眼患者看病的少,重度干眼又难以根治,中度患者是门诊的主要患者群。干眼诊治的强大的需求,促使近年来新的诊断与治疗方法迅速发展。如泪膜破裂时间检查、泪液量检查、泪液成分与性质检查,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OPT治疗MGD、螨虫性睑缘炎、中医等等。


但存在的问题也很突出:病人数量巨大,合格的医师数量与病人量相比还很少,目前的我国的临床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刘祖国教授最后提出了解决这两个问题的三个方向。


刘祖国教授认为:“厦门眼科中心干眼门诊一直走在全国前例,并且为整个华厦眼科医院集团眼表及角膜病学科发展提供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3、吴护平教授带来了《谢立信院士工作站的发展现状及眼表及角膜病学科的专业特色》的主题演讲



据悉,2014年在厦门市卫生计生委、市科协、市医学会的牵头下,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获批厦门医学院士指导中心——谢立信院士指导平台。其后相继于2015年、2016年获批设立厦门市及福建省院士专家工作站。


吴护平教授介绍了在谢院士的带领下,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眼表与角膜病专科在临床工作、人才培养、科研创新、学术推广、学科发展方面的成效。目前,厦门眼科中心眼角及角膜科室已经成为福建省最大的角结膜疾病诊治中心。


 谢立信院士对厦门眼科中心眼表及角膜学科近年来的发展给予充分肯定。“在技术创新方面成果尤其突出,在吴护平院长的带领下,团队结构合理,朝气蓬勃、创新意识和能力都非常强。”王骞教授就华厦眼科医院集团眼表的展望,李炜教授就干眼诊疗的患者宣教工作方面也发表了各自的观点。


(吕十元)



原文链接





更多新闻请点击:

http://www.yanke360.com/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