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浙江台州眼科医生王超军
特约授权中国眼科网信息平台发
布
第8版《眼科学》教科书弱视的
定义:视觉发育期内由于异常视
觉经验引起的单眼或双眼最佳矫
正视力下降,眼部检查无器质性
病变。
其中“眼部无器质性病变”是弱视
诊断必不可少的条件,如何理解
这里所指的器质性病变呢?我们
来探讨一下:
一.应该包括眼球、视神经
这里的“眼部”不应该简单地理解
为眼球,还应包括视神经,而视
交叉后的病变一般表现为视野的
异常,不包含在内。
二.瞳孔异常也属于器质性病变
应关注瞳孔对光反应的检查。如
部分视神经病变的早期,视盘可
能是正常的,而此时RAPD(+),
这在弱视的鉴别诊断中有重要作
用。
三.是指会影响视力的病变
“器质性病变”并非指眼部所有的
病变,而是指会影响视力的病变
,如位于视轴上的屈光介质病变
、黄斑病变和视神经病变等。
而诸如结膜病变、远离黄斑的视
网膜病变、非视轴上局限性的晶
状体或玻璃体病变等可以不属于
上述范畴,也就是说,即使存在
这些器质性病变,也可以不影响
弱视的诊断。
例如,一个结膜色素痣,显然不
会影响弱视的诊断。
四.“存在异常视觉经验”与“没有
器质性病变”是否矛盾?
“异常视觉经验”其实也是器质性
病变,形觉剥夺中的“先天性白内
障、上睑下垂、角膜瘢翳”等更是
明显的病变,这和“没有器质性病
变”矛盾吗?
不矛盾,如何来理解这个问题呢
?先举个例子,如老年性白内障
,白内障摘除后视力就能恢复到
正常。而先天性白内障往往导致
弱视发生,即使摘除了白内障,
视力也无法恢复到正常。所以,
可以这样理解:在非弱视眼,如
果能真正地、完全地“消除”器质
性病变,视力就能恢复到正常。
而在弱视眼,即使“消除”了“异常
视觉经验”或其他器质性病变,
视力仍无法达到正常。
简单点讲,定义中的“器质性病
变”是指:该病变会直接导致视力
低下,而“消除”了这个病变视力
就会恢复正常。反之,不符合上
述情况的病变则不属于弱视定义
中特指的“器质性病变”。
作者:浙江省台州市立医院 王超军
更多新闻请点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