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眼界
她是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一名眼科医生
最近坐飞机时遇见一件事
有感而发
发了一条朋友圈
这条朋友圈内容十分感人
我们来看看
↓↓↓
是什么促使沈医生写出
这样充满正能量的文字
下面我们来看看
沈医生高空救人的详细经过
↓↓↓
小伙飞机上突发心力衰竭
30岁的湖北鄂州小伙戴先生和姐
夫尹先生于23日晚7时许乘坐飞
机从武汉到广州办事。飞机刚起
飞十来分钟,戴先生突然感到全
身僵硬,心脏不适,喘不过气,
空乘人员得知后,赶紧安排他到
头等舱休息,但仍未缓解。
乘务员在广播里紧急呼叫“有乘
客生病需要帮助,请问飞机上有
没有医护人员?”原本坐在17
排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眼科博士
生导师、教授沈吟,第一时间赶
到头等舱。
沈吟透露,自己赶到时,发现患
者四肢僵硬、呼吸急促,情绪激
动,通过探查患者体征,她发现
患者心跳急促,大约在每分钟
130次左右,脉搏微弱无力,四
肢痉挛、手脚冰冷,意识逐渐模
糊。“这大致符合心律失常和心
脏重度缺血的症状,但具体原因
不知。”
女医生沉着应对紧急状况
沈吟立刻请空乘人员让患者尽量
平卧,并安排其吸氧。但是患者
烦躁,拒绝吸氧。
沈吟耐心说服他吸氧后,患者病
情略有缓解,而后沈吟轻拍患者
胸口,患者突然说“缓过劲来了
”,但是手一停就又开始难受,
同时双手还是僵硬,没有知觉。
于是沈吟教病人家属拍胸部的位
置和力度,自己开始按摩小伙的
手。
沈教授一直拉着患者的手给他按摩
慢慢的,患者手开始有知觉,也
热了起来。此时,患者的呼吸和
情绪都稍有缓解,沈吟一边用手
掌轻拍他胸口帮助其心脏工作,
一边仔细询问病史。
“他否认自己有心脏病史,只说
自己有恐高症,这是第一次坐飞
机。反复询问后,他才回想起来
,以前得过病毒性心肌炎。”
救治不及时可能会猝死
沈吟说,依照医学经验,自己判
断小伙此刻的症状基本符合病毒
性心肌炎后导致的心肌陈旧性损
伤,“加之其有恐高症、以及高
空氧气稀薄等因素,应该是突发
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如不及时
救治,小伙很有可能发生心源性
休克甚至猝死。”
因飞机上没有对症的药物,沈吟
告诉机组人员,要尽快让该乘客
下飞机去医院进行急救。机组人
员商议后,飞机立即开始返航,
24日晚21点时许降落在武汉天
河机场。
此时,早已等候的机场救护人员
迅速登上飞机救护患者,将其就
近送到武汉市中心医院后湖院区
进行急救。
小伙经过抢救转危为安
24日凌晨,经对症处理后,戴
先生转危为安。 而在抢救完患
者后,飞机重新起飞。
昨天,戴先生电话联系到沈吟,
告诉她自己平安, 一切都好,
沈吟这才放下心来。
戴先生也告诉记者,“是沈教授
挺身而出,才救回我的生命,不
然后果不堪设想。等她回来了,
我一定要当面感谢救命恩人!”
被救患者谈起美女医生,
充满感激之情
对于这次救人的经历,沈医生昨
天在微信朋友圈发了我们开头看
到的那篇感动人心的文章。这篇
文章已被无数人点赞留言,他们
都被那种紧急情况下挺身而出的
精神所感动,纷纷为沈医生竖起
了大拇指!
记者了解到,沈吟教授今年39岁
,目前是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副院
长(试用期),中华医学会眼科
分会视觉电生理组委员。她曾在
2012年美国科学院院报
《PNAS》发表论文,破解“夜
盲”谜团,受到业界关注。现在
科研重点在视网膜退行性病变、
临床眼底病和神经眼科,近年来
有全国各地的夜盲症病人被介绍
转诊到沈吟教授这里。
生命短暂而宝贵
生命神圣而平等
无论你在何方
无论你在何处
无论你穿或不穿那件白色的工作服
你一直保持着微笑
不论辛苦
不论忙碌
你将是一剂最好的“良方”
“医生的职业自豪感千金不换”,
为德才兼备的沈医生点赞!
本文来自:
楚天都市报(ID:ctdsbgfwx)
记者:郑晶晶
通讯员:杜巍巍 高婷 杨芒
本期编辑:田丰、赵雅娇
更多新闻请点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