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尖峰眼科
面对一个患者,你凭什么怀疑他可能是青光眼?再凭什么去验证你的假设?最终得出结论是或者不是,钟华老师把自己对青光眼患者的判断思路归纳了一下,告诉大家如何用最少的仪器得出尽可能多的诊断。
大家好!谢谢校长、祁主!天天听各位大家为同学们授课,自己就很偷懒乐于听课学习,想一下上次在晚课交流已经是一年前了,所以趁校长和祁主等刚到云南讲学之际,也督促自己做好功课和大家一起分享一点小的体会!
这个题目实际上是学组今年全国年会的命题作文,初衷是有更多的结合临床应用的话题来吸引更多人关注防盲会场。所以一直在想,什么才是精华?青光眼诊断中能用的就那几个指标,那么更关键的就在于人吧。同样的检查结果不同的医生会有不同的看法,同样的患者不同的医生会有不同的诊断和思路,对于疑难青光眼就更需要经验来分析,但总不能说诊断的精华就是靠你日积月累去磨练吧?!那么仔细抠这个题目定位于“基层医院”的青光眼诊断,也许会觉得更简单一些,就像我们在流行病学调查现场,你就只有一个裂隙灯和眼底镜,但你得告诉我这个患者到底是不是青光眼?
To be or not to be,好像也没那么容易回答?不过总有一些思路,面对一个患者,你凭什么怀疑他可能是青光眼?再凭什么去验证你的假设?最终得出结论是或者不是,我就把自己对青光眼患者的一点判断思路归纳了一下,想用最少的仪器得出尽可能多的诊断。供大家参考讨论,真谈不上什么精华。里面有很多病例和大家一起分享交流,我的想法不一定对,希望能在讨论中得到更好的意见!
“基层医院”这个概念其实也是相对的,我在过中山眼科中心,也到过县乡级卫生单位,还在村寨里摆摊看过病。对于中山眼科中心来说我们医院就是个基层医院,而很多县级、乡级卫生院又是我们认为的基层。前不久在北方办学习班,有位主任问我:那么大个北京那么多专家教授怎么视野就没人比你们那么边远地区的强呢?边疆基层医生的自豪感油然而生,能得到这样的夸奖是不是该更高兴些呢?开个玩笑哈~其实很多州县级医院目前硬件设备已经很好,但他们仍然存在的困难就是软件的差别,医生的知识、意识和经验还跟不上他们经济的发展。所以,基层医院需要提高的应该是诊断的思路和方式,而不是硬件的购置。
青光眼的诊断依靠的不外乎就这些东西,也许你都有,还有更多的装备,也许你只有基本的裂隙灯眼底镜,但我觉得设备多少都不重要,拥有再多设备也不代表你就是一个强者,因为我自己认为的青光眼诊断最重要的就是——
就是要练就一双火眼金睛!
当然,不要跑偏了啊
更多新闻请点击:http://www.yanke360.com/news/
